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李璟
“并购六条”发布实施半年,并购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。
为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,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,2024年9月24日,中国证监会发布了《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》(简称“并购六条”),主要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、提高监管包容度、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、提升中介机构服务水平、依法加强监管六大方面内容。
相关数据显示,自“并购六条”发布以来,截至3月24日,A股上市公司累计更新重大资产重组方案189单。“并购六条”为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培育新动能提供政策支持,显著激活了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活动。
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,“并购六条”发布以来,持续掀起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新热潮。2025年,并购重组市场火热依旧,今年以来,已有35家A股公司(含子公司)作为竞买方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事项,同比增长218%。
“并购六条”落地以来,并购重组市场特点愈发鲜明,“硬科技”领域并购活力足。以沪市为例,“并购六条”发布后上交所各类资产交易近500单,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近300%,约六成交易涉及半导体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领域。
地方国资也频频入主上市公司。“并购六条”发布以来,实控人变更为国资的上市公司里,计算机、电子和电力设备等需要科技硬实力的领域占比较高。
此外,在“并购六条”鼓励下,出现了多个运用股份、定向可转债结合现金支付,差异化对价的并购重组项目,增加了交易的灵活性,减轻了重大资产重组的资金压力,也向国际化、市场化资本市场解决方案进一步靠拢。
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今年两会时也表示,将抓紧完善“并购六条”配套机制,推动更多科技创新企业并购典型案例落地。
将进一步的鼓励支持私募基金的投资人、管理人来坚守长期主义,不断增强对企业的长期支持以及增值服务的能力,支持科技企业专注主业,潜心研究,创新引领,厚积薄发。
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。聚焦科技创新活跃、体现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领域,用好“绿色通道”、未盈利企业上市等制度,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,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行上市。
将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供给,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仅只有上市一条路,债券、可转债、优先股等都可以有所作为。持续打好支持科技创新组合拳,稳步发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,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全面、更加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。
证监会指出专业股票配资,希望市场各方全面客观冷静看待科技企业成长中的风险,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有效管理风险、获取收益。对于未盈利企业上市等,给予更多包容和理解,一起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。